央廣網揚州2月9日消息(記者潘毅 景明 高郵台記者潘建銘)據中國之聲《央廣新聞》報道,在揚州高郵的高郵湖畔,曾經長期居住著300多戶漁民,他們以船為家、自給自足,但也麵臨著年年受澇年年災的困境。去年夏天,他們一齊搬上了岸上屬於自己的安置房,迎來在新家裏的第一個春節。
春節期間記者來到位於江蘇高郵界首鎮的永安村,這是312戶居民在岸上的第一個春節。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,水麵寬廣、物產豐富的高郵湖,吸引了山東、安徽和江蘇洪澤、泗洪、金湖以及高郵本地一些漁民前來集結,終年以捕魚為生,並在高郵湖西岸形成了一個自然的棲息地,以船為家,靠岸而居,組建成了一個小漁村。但是由於漁民沒有其他的手藝,隻能靠捕撈維持生計,隨著水資源的匱乏,漁民們的收入逐年下降,生活艱難。而且這一處聚居點由於地處淮河泄洪通道,每年夏季來臨時,漁民的生產、生活都要遭受一到三個月的洪澇災害。
(西安安置房)